最新发表在《科学》杂志上的一篇论文指出,如果电气化技术应用于整个化工行业,可减少全球多达1%的二氧化碳排放量,而且技术的使用将更加紧凑。
来自Haldor Topsoe、丹麦技术大学、丹麦技术研究所和Sintex的研究人员参与了一项突破性技术的研发。该技术可以生产合成气体,这是生产聚合物和化学品的基本组成部分。该论文(电气化甲烷重整: 一种更环保的工业制氢的方法) 描述了一种通过蒸汽甲烷重整生产合成气的新方法,它可以对全球碳排放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。
– 相关新闻:新技术将加速风力发电的发展
“今天,全球大约3%的碳排放来自合成气的生产,相当于所有航空公司的排放量。我们的研究表明,我们可以将合成气的排放量减少三分之一,相当于全球碳排放量的1%。”
这项新技术的另一个主要好处是,它可以将原本合成气反应堆30米长,6层楼高的规模缩减100倍。加上卓越的能源效率和低二氧化碳排放,这使得该技术在充分开发后具有极高的商业吸引力。
研究小组利用计算机模拟和实验室测试表明,直接电加热与创新的薄催化涂层相结合,可以提高能源效率和催化效率。效率的提高本身就节省了二氧化碳,但真正的收益来自于用电力将天然气加热到所需的900摄氏度。当使用风机或太阳能电池板的绿色电力时,就能充分发挥潜力。
– 相关新闻:丹麦为实现全球目标设定基线
Haldor Topsoe的首席科学家Peter Mølgaard Mortensen表示:“我们认为电气化反应堆是化学工业的下一个合乎逻辑的步骤。使用这种方法,生产者能够得到一个可行的方式来实现行业的绿色转型,同时不增加生产成本。”
丹麦科技大学教授Ib Chorkendorff表示: “这并不是在拯救世界,而是朝着在化学工业中利用可再生能源迈出的重要一步。”
该研究由丹麦创新基金和Villum基金会资助。
信息来源:丹麦科技大学(英)